其實對於打工換宿這樣的事情我不曾有過興趣,曾經有著換宿就是單純的幫忙整理房務、蹭吃蹭住、再自己想辦法在周邊玩樂的刻板印象,在都市裡就還有上百件想做但還沒做的事情時,我似乎沒有理由考慮這樣的活動。
但是就那麼剛好,在我一邊搜尋有關自給自足、祖傳家園、生態村等資訊,剛發現幾個資訊共享平台時,就看到了媽媽咪呀再生農場的招募資訊。部分文宣如下:
農場裡沒有過多的制約,期待的是參與者的激情與火花。不需要滿懷大志或功成名就,一個轉念小小的力量就可以做到心靈自由。一個人一生或許連好好地做好一件事都有困難,但一群人卻可以試著翻轉世界。
守護地球是個理想,反璞歸真是種追求,但過好自己的生活卻只是個心靈上的轉念,追尋並跟隨著內心最深處的聲音,需要的不是你有多大的力量,而是看你有多大的勇氣面對自己。
生存於充滿框架的現代社會,這段文字對我來說是非常直接的召喚。那時我根本不知道農場任何詳細資訊、不知道會有哪些人參與,我自己也是零務農經驗,但我沒來得及設想任何阻礙,我馬上知道我百分之百會去到那裡。
填了報名表、與農場主要管理人Mia確認好時間、訂了車票,我就從台北出發了。
快速導覽
抵達
時隔幾年坐了台鐵抵達新營,換乘約40分鐘的大台南公車黃7於東原國中站下車,跟著Mia的指示找到了農場入口招牌。
後來才知道這塊新牌子是前一位打工換宿夥伴詠竹製作而成。
不過是剛下公車,前一秒還踩在柏油路上,在通往農場的秘徑中馬上被大自然包圍。一路上就可以聽到蟲鳴鳥叫,看著周圍開花結果的各種樹木,想著哎呀 真的到了。
順著這個通道抵達農場後馬上遇見的是同樣來換宿的大二生雅琳妹妹跟今年剛過60歲的Eve、與農場主人Mia的媽媽”咪媽”。
在這個季節,處理龍眼乾是媽媽咪呀農場的首要大事,抵達的時候大家就正在篩龍眼乾,而篩龍眼乾算是個很優秀的聊天平台(因為大家被迫面對面坐著還沒有手滑手機),於是我很快加入大家,聽著雅琳跟Eve的背景介紹還有少許農場大小事簡介。
第一天下午就在一邊篩龍眼乾、一邊接收農場資訊、 一邊與兩隻農場狗狗更熟悉的過程中結束了。
(小黑超黏人,很愛用鼻子磨蹭別人的肚子討摸;長毛跟我家呆呆有那麼一點神似。)
篩龍眼乾 農場狗狗-小黑 農場狗狗-長毛
吃飯的地方/集會區 往下看就是溪流、草原、樹林。
吃飯時間可以看到大人們往下大喊”吃飯啦”把小孩子們叫回來。
共同創造
蓋房子-打造自然建築
很幸運的,抵達農場後也得知了一個有合作的工作坊將開始在此展開為期5周5個梯次的實作課程,每個梯次都是星期五六日開課。我剛好趕上了第一梯次,觀察這個從零開始的創造過程。
這個系列課程包含了製作碎石排水地基到建構出一整個竹屋結構等等,在我待在農場的這樣其中3天時間,即使面對每天的午後暴雨,也是就真的看大家從零基礎堆出了一圈三層的地基。
一開始只搭了棚子的空地 一群人共同參與的實作過程
如果是半年以前的我可能還對自然建築沒太大熱情,雖然會喜歡自己動手做些東西,但面對原本世界中的加諸在各種身分上的要務時,我很難有機會接觸到這樣的領域,更不用說實際花時間金錢成本來學習。也是後來受阿納絲塔夏所述的家園概念啟發,不僅想將類似理念傳達給更多人、加入為台灣環境、生態村有所貢獻的行列,也開始有了未來要打造自己的一片食物森林、木屋建築的實質理想。
這趟旅程對我來說是踏入新世界的第一站,原本設立的目標只是單純的跟不同的人交流看看、貼近或稍微認識自然環境,沒有過多的期望或設想,結果一下子多了一個自然建築法蓋房子的過程讓我觀察,也是意料之外。
而雖然這個課程中講師、其他學員們都很歡迎我一起體驗,不過想說自己主要必須幫忙農場事務(還是被自己想法限制住了),所以只有在手上沒特別任務時才默默出現一下,基本上參與到的其實不多,後來多少覺得可惜。
雖然這樣講,自己的確沒有學走太多技術面的東西,但光是這樣,那些夥伴傳達給我的感受、理念也足夠讓我咀嚼片刻了,自己未來要試著打造自然建築的目標也變得更加具體。
再順便曬個麵粉浴的照片。這個過程是拿來當地基的碎石袋/土袋用到的袋子的前置作業,簡單講就是用鐵絲把蒐集來的麵粉袋縫起來。
身為通常不會把自己弄髒的都市小孩,這樣弄得一身麵粉其實超開心的,看著大家也都變得一身白真心覺得可愛。
但更可愛的是小朋友在地上爬來爬去把麵粉蒐集起來揉成麵糰最後還真的烤成麵包。
酷斃了這些人事物。
對這個土袋地基、土牆、竹屋建築有興趣的話歡迎前往竹dome工作隊挖掘更多資訊(現在3、4、5梯次也都還開放報名)。
木工-Mia手把手教學
待到第三天下午的時候雅琳跟Eve都要離開了,因為前面的時間幾乎都跟雅琳混在一起(聊得太來了),她們一下走光讓我突然有些失落。不過還好當天晚上馬上跟剛來換宿的博勛哥、竹屋講師昇邦哥、還有一群姐姐們阿芳、鍋子開始喝酒玩樂變熟,這就是下一段故事了。
雅琳在走之前剛好跟我聊起了木工的話題。其實剛到農場的時候Mia就有提到我們可以去嘗試做點木工,完全不會也沒關係,來了就是會教。我說實話還是沒什麼概念,想做些什麼但根本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理想是弄出個大作品,可是在零知識的情況下確實不敢隨便開口。
雅琳知道我有在種東西,於是很nice地建議我做一個盆栽帶回去,我才因此有了這個靈感,在離開前一天拉著跑來跑去好忙的Mia來幫我把這個想法化為現實。
聽Mia開始講課才知道,光做這樣一個小盆栽就有好多種方式,我一開始只想像到把幾塊木板組在一起的做法,但其實還有用原木中間挖空、或是一堆我現在也忘記怎麼稱呼的做法。不過身為零基礎者我還是就先用最最簡單的組合木片法摟。
確定要動工後Mia很快速地找了練習的木材、螺絲、翻出各種工具開始講解,真的是每一個步驟手把手地解釋。要做正式版本時也讓我自己在滿滿的木材堆去翻找適合的木板版,依自己的想法切出喜歡的大小(很隨便的決定成品要10x10cm),組裝過程中也是每個細節都幫我謹慎地注意到。而因為木材本身不平或我技術差導致組裝歪的時候,Mia就超帥氣地幫我拯救回來,最後這個小小木盆終於得以誕生,有夠開心感動的。
滿滿的木材 滿滿的木材 切斷機-切割木材 磨光機-打磨 電鑽-鑽洞/鎖螺絲 成品
在一邊製作的時候問了經過的博勛哥第一個木工作品是什麼,博勛哥回答了”椅子”,也稍微解釋了椅子的結構,馬上覺得自己第一個作品木盆弱掉了XD (好啦其實就算沒有比較我也知道這個木盒真的是極極極初階)
再來也問了Mia第一次做木工是做什麼,才發現身旁的那棟小木屋其實就是Mia的第一個作品。
原本得知這個兩層樓小木屋是Mia獨自一人到處撿回棧板蓋出來就夠佩服的了,知道這其實是第一個作品的那瞬間還是又驚嚇了一次。
我來到農場之前以為我已經放下很多框架了,但在這裡我還是一次次的被大家那不可思議的、沒有限制的、不去想有什麼阻礙的創造力震懾到。讓我也再次更明確地把建造小屋放進我的人生清單中。
回家後先把我的雅樂之舞塞進木盆栽了,塞了才知道原來10x10cm的木盒子(內圈8.5×8.5cm)剛好可以放進3吋盆栽。
之後想直接放介質種小型仙人掌科的組盆,不過目前就先這樣摟,遇到有緣的仙人掌再帶回來。
深度交流/了解彼此/故事共享
到了晚上就是大家好好放鬆交流的時刻了(其實吃飯時間也都是)。經過研究所與待在日商的時期沒有節制地喝酒,畢業後打算稍微戒掉,但我抵達農場的第二天開始就莫名出現了連續三天的酒局,摁我當然還是沒有拒絕的一起喝拉,開心嘛。
不過在農場喝酒就是不一樣,總是可以加入自家種的東西,前兩天就喝到加入自釀的洛神花跟百香果。第三天被昇邦哥交付了調酒任務,可惜沒能在便利商店買到我查詢到的材料,幸好博勛哥提供了超低成本調酒方案,一大鍋超便宜的米雪鳳讓8個人喝得好開心。
其中讓我稍微得意的是我隨身攜帶的撲克牌又派上用場了,撲克牌可以拿來當作很優秀的打麻將籌碼,值得隨身攜帶(但說到打麻將,聽他們說遇過務農的人打麻將不跟你賭50,10的,是賭牛)。
我以為我算見識過好幾個撲克牌的喝酒遊戲了,但在昇邦哥的帶領下我們依然玩了各種新型變種遊戲,真的一下子跟大家熟絡起來。我以後遊走各地依然要繼續帶著我的動物撲克牌。
啤酒+洛神 啤酒+百香果
配撲克牌米酒+雪碧+鳳梨+(檸檬)
= 米雪鳳
但重點不是喝酒或遊戲,而是在這裡發生的每一場對話。
每個來到這裡的人背景都不同,來到這裡的理由也都不一樣。
雅琳是今年初受疫情影響困在花蓮沒事做,因緣際會下到了大王那邊換宿,也才開始對自然、環境有更深的熱情,暑假剛好看到媽媽咪呀農場訊息就來了;Eve是本來就已經有到多個國家的換宿經驗,看到這個可短期的換宿消息也就來體驗,下一站她將踏上西班牙的朝聖之路。
Mia其實不是從小就在農場長大,也是體驗了種種後在5年前回到這裡深耕。我知道這個寫作方式很奇怪,但我就是要把Mia的農場介紹塞在這裡。
資源共享不該只是個口號、物盡其用才是真正的環保。 人生就是個大寫的驚嘆號、自給自足的美好不美好只有做了才知道。 追求完美並不是我們的目標,所以不需要苛求生活。
我希望可以創造一個空間一個場所, 他可能沒有很多先進的設備或華麗的設施, 但他可以有無限的可能。 他可以是小型遊樂園,可以是小型市集, 可以是藝術展覽館,可以是教室,可以是工作室, 可以是旅客借宿的地方,可以家人歡聚的地方, 甚至是生態教育與冒險的場所。 毫無疑問的他也是個農場。 沒有風格與產業的界限,是個有可塑性的空間。 不是將營利放在第一考量,而是著重於人本, 也就是所謂的人性互動。
雖然Mia總是說自己傻,但每一段文字都超有力量,光看著其他媽媽咪呀粉專的貼文感受也都非常深刻。聽著農場從早期採用慣行農法轉變為友善農法的過程、打造生態村的願景,Mia一路上獨自奮戰到漸漸結交到志同道合的夥伴,我這個才剛從原本世界竄出來的初心者聽了這些經歷絕對是感動到爆炸。
而博勛哥原本從事裝潢木工,對於現代建築所使用到的技術或材料為環境帶來的迫害無法再繼續忍受,於是毅然決然跳槽到木構建築當起學徒,聽聞有這樣一個在農場中的自然建築實作也馬上跑來了。
講師昇邦哥也是頂大畢業又待過科技業,但接觸樸門後開始走出了不一樣的道路,更遠赴南美等多個國家學習自然建築相關技術,目前正積極地把這些元素帶回台灣。
大家因為各種因素出現在這裡,但每個人都有好類似、幾乎相同的未來願景,每個人都在為環境、土地奮鬥。
不過中間大家也自嘲說自己是在作夢,有一天可能還是必須醒來。
是啊,我們原本也都有著”正常”的生活,順著原本的道路走都可以賺到能繼續玩現代社會遊戲規則的金錢,但大家也都不顧原有世界人們的眼光、放下層層束縛走到這一步,這樣做到底有什麼意義嗎?我們都相信絕對有的。
在餐桌上的談話、閒聊中,還聽到了其他長輩分享他過去的經驗與見聞,包括國外生態村的故事、具啟發性的書籍等等,聽了確實嚮往,也為台灣目前還沒有實質意義的生態村感到可惜。雖然我目前在這個領域是新來的,我期許自己從當個意象傳播者開始也好,能成為台灣生態村/祖傳家園的推手之一。
探險/發現處處驚奇
平常我沒有特別喜歡小孩,也許是因為在都市遇到的孩子們都已經被抹煞了大部分的想像力、創造力,跟孩子們的對話都是伴隨條件的。
但在農場遇到的近10位孩子都還是那麼純真,那麼有趣。
第一天晚上跟雅琳跑去小木屋玩起碎木片,旁邊Mia的姪子姪女們(也是從都市來的就是了)看到我們在玩就非常了不起的放下手機跑過來參與我們,用木片創造出好多種玩法,也主動跟我們分享好多故事,我覺得特別難得。
另一位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大樹小朋友(也就是蒐集地上麵粉做出麵包的那位),他爸爸來參加自然建築課程,他那三天時間就也一起在整個農場玩耍。也許是因為他沒受一般教育,都是自學,他總是表現得那麼無拘無束,我相信他未來可以做出任何事情。
圖片為我想看木瓜樹請他帶我去,結果他自己騎著腳踏車衝出去所以我必須在後面追他的場景。
在離開前一天想說自己一直沒參與到農場導覽、還沒跟動物們認識就離開也太過可惜,所以跟咪嗎約了隔天早上要跟著去撿雞蛋。
最後一天早上醒來不到6點左右就跟著咪嗎、博勛哥一起出發了,只是行程變成先撿蝸牛。
在撿蝸牛的途中,咪媽一路上很熱情的跟我們介紹各種植物,整個農場特別種的植物大概就有超過120多種吧,而她自製的青草茶原料也全部都是直接取自這片農場。
然後聽著聽著我也越來越慚愧,因為意識到原來我所認識的植物或動物實在少得可憐,也想著結束這趟旅程後要好好升級一下相關知識。
逛完一大圈撿了30多隻好肥的蝸牛也才早上7點多,吃完早餐便前往雞舍了。雖說是雞/鴨舍其實也混了孔雀、鴿子就是了。附上博勛哥拍的專業級照片。
風光明媚的雞舍 吃像奇特的鴨子 搶食的動物們
前面撿的蝸牛是拿來敲碎餵牠們吃的,其實看到的時候還是為蝸牛感到難過,但好像基本上每個農場都會這樣做,我也還想不到蝸牛更好的生命出路,所以也是就默默看著蝸牛們被雞鴨們搶食了。
仔細觀察的話每個角落都是生命奇蹟。
竹子(又忘記是哪一種了) 樹林間 溪邊
最後附上就在農場旁的吊橋景觀結束這個part。
暫別
6天的時間過得太迅速,而還沒說的故事實在太多了:跟咪媽一起準備食物(尤其有餐一次準備了30人左右的份量)、看咪媽做米苔目、粿、跟Mia和其他小幫手們一起把龍眼乾翻焙。
印象深刻的對話也不少,面對面篩龍眼乾真的可以聊出好多東西,包括面臨這樣命運多舛的2020年大家都有些怎樣的轉折,結果發現大家都有了更好的走向。我自己也是,其實按原本世界的思考角度來說,遇上年初的股災、畢業當個沒工作的應屆畢業生算是慘,但實際上是種種際遇讓我真正跨入這樣一個不同的領域,我覺得今年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且珍貴的一年。
再來是昇邦哥與查德里斯克的故事讓我覺得特別感人,而用這個名字為貓命名我好喜歡,若我再有機會為動物們命名我一定會考慮這個路線。
最後再講個關於燙傷的小經過。
一天在廚房幫忙準備午餐時,我不小心被油炸東西的高溫燙傷手指,本以為沖一下水就好了,也想說除了一小塊指節身體其他部分都還好健康就繼續找事做,但馬上被叫去冰敷、工作一下都被搶走。在飯桌上也想說就繼續握著結冰飲料冰敷、用另一隻手吃飯就好了,一切都沒毛病,但另一群人發現後都立馬跳起來,去拿紗布、OK蹦、開始摘旁邊的植物搓成汁讓我抹,明明大家都正在吃飯!後來咪媽也去找了燙傷藥膏,甚至過去幾天其實跟我沒什麼交談到的一對夫妻也特別關心了一下,休息時間又說了幾次早日康復。原本一件小小的事,自己也覺得沒什麼,但大家的反應都是我意想不到的熱切,讓我好感謝、好珍惜。
原本的世界非常關心人們取得了哪個學位、現在有什麼工作頭銜、最直接的工作能力,在這裡我很高興我的學歷不怎麼被提及,大家關心的是彼此最真實的樣子。
離開農場前畫了一塊自己的名牌留給Mia,Mia說想蒐集來換宿人們的名牌,以後排成一面牆!現在已經有3、4塊了,我很榮幸能在這麼初期佔有一個位子。
而Mia也送給我刻了我本名的木塊,好有溫度,好喜歡。
搭上離開的公車前拍的照片。在農場的幾天是我過去幾年來首次在一群人面前完全不戴隱形眼鏡、不上妝、不怎麼整理頭髮、允許自己變黑,雖然已經漸漸放下很多束縛了但沒來到這裡我還真不知道我可以拍出這樣的照片。還有很多我沒放下的部分我會持續嘗試並找到與原本現實世界的平衡。
跟這樣一群人相處那麼短暫,彼此卻是那麼靠近,相信大家都會馬上再見面。
真的是最後了,原本以為半天可以寫完的文章結果弄了好久。最後分享個Mia推薦我的日劇”凪のお暇”(凪的新生活)裡面我看了第一集就好喜歡的對話。
初めてかも 言いたいこと言えた
這可能是第一次 我說出了想說的話
勇気 出してよかった
鼓起勇氣說出來 真好
もう空気 読みたくない
我不想再察言觀色了
だって 多分 空気って 読むものじゃなくて 吸って吐くものだと思うから
因為 大概氣氛 不是用來觀察的 而是人吸進去又呼出來的
(日文中讀空氣意思為察言觀色。最後一句意思直譯為,空氣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呼吸的。)
然後是雅琳提到的電影”阿拉斯加之死”,回來後跟前公司前輩兼朋友吃飯又剛好聊到這部電影,就馬上找來看,也先分享一下裡面引用到的梭羅名言。
Rather than love, than money, than fame, give me truth.
與其給我愛、金錢或名譽,不如給我真理。
除了這些我目前的待看書依然很多,包括在農場遇到的夥伴們推薦的書、還有關於樸門永續設計的理念、關於各種植物栽種,我會在最適合的時候消化完並一一分享出來,下篇文章見拉。
本篇圖片來源:自己、阿博哥、Mia、媽媽咪呀再生農場、竹dome工作隊